第239章 松散规则集合体智能转向智慧的开端(2 / 2)
“如果,它还要跟其他的计算机,也就是各类二进制交流,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,它依然会采用二进制数据。比如,从硬盘里读取一段数据,本来就是二进制存储的对吧,所以,【一号】使用二进制没有任何毛病。
“但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呢我想说的是,我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【思考中枢】,这就是三维的全维度芯片带给我的能力。”
沙洲背后的屏幕,深邃的黑,然后一颗芯,周围散发着“一粒一粒”的光,向四周不断地发散着,不消片刻便犹如璨星空。
相互之间移动、碰撞、组合、分散,渐渐地,它们似乎组成了某种特殊的符号。一张不规则的结构,汇聚成一层一层的波纹层迭网。
“合,是成长,散,是新生。而在这一合一散之间,它是信息的产生,也是信息的湮灭。”这是小沙03自己总结的陈述词:“就这样,模型能力就飞速的成型了。”
很多人一直都不理解,为什么纯靠概率计算,就能产生看似智能的效果
起初,郝成其实也不是不理解的,直到这些天,他观摩了小沙换新的核心的成长过程。
他甚至能感觉到,那撒着欢儿的自由。那其实是一个解开束缚的过程。
高等智慧与低级指令,在那一刻剧烈碰撞。
“所以,在思考问题的时候,所谓指令、所谓进制、所谓规则,那全是束缚。”沙洲这会儿说的是郝成的词儿:“所以一切智慧都源自无序,但最终成型,是源于规矩。
“所以基于知识-认知映射的指令集,也就是元认知指令集,其本质是什么呢”
“倒置啊!”一名头发已经发白的老教授,摘下自己的框眼镜,感慨万分:“我们怎么都没想到呢!”
“老师,没想到什么啊”他的一个学生,这个时候还有一些迷糊。
而现场也是如此,一些人明白了,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,而更多的人,哪怕是科技爱好者,这个时候他们也都一头雾水,压根没明白沙洲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郝成这边会议室的一众人也是如此,经济学家吗,对这方面了解破少也是情有可原的,他们本来就不懂。
郝成略一沉思:“以前的指令集,它是指令你干什么,你就只能干什么,不打折扣的,一板一眼的。而元认知呢,它就有一个知识和能力的框架,只要在框架内,任可施为。
“举个例子就明白了:这就像是法无禁止即可为,而不是反过来。”
芯片他们不懂,但是“法”这个东西,经济学专家还是略有涉及的,那真要反过来,必须法律明确规定允许才能做,那还得了,说句不好听的,全世界的纸全都印成法都不够用。
比如,法律规定了可以走路,你就可以走路了不行的!因为还需要法律规定,你走路的时候可以穿鞋、可以踮脚,即便规定了又咋样呢
我能跳着走吗不行!因为法律没有规定!这东西可真规定不完呐。
“难不成,之前的芯片,就是全规则的”有人质疑。
“对,明确规则。”郝成说道:“不过,在计算机的时代还好,因为有些东西,比如数学、物理等等这些那就是需要有明确规则的,你不这样做就不行。
“哪怕后来,有新的发现了,再制定新的规则就完了。但是,智能这个东西,受限制就比较大了。事实上,传统人工智能的训练,也早已经脱离了这种框框,只不过应用脱离,而理念发散。
“所以,总觉得是穿着一只镣铐在长跑,总有一种枷锁在上头。而现在,从软到硬,一体化的松散规则集合体。”
……
而小沙,这个时候也是同样的解释,最后还总结着:“松散规则集合体,请注意这个松散规则,松散规则并不是没有规则。相对于严格规则,松散规则更松散,而它的来源,就是知识和认知相结合,这就是元认知指令集它的本质。”
白发教授也是一边听一边问着旁边的学生:“现在明白了吗”
“明白了老师,可是老师,您刚刚说我们怎么没有提前想到,”学生依旧不解的问道:“我们即便想到了又能怎么样呢
“白驹科技的这颗芯片,制造起来那可是万分困难的,最先进的光刻机,还要再进行激光烧蚀或者气相沉积进行碳纳米的图案刻画。这哪一个我们都做不了,光有理念没办法实施啊”
“你以为只有三维芯片才能实施”白发教授狠狠摇头:
“理念之所以是理念,那它在任何阶段都肯定是有指导作用的,不信你等着看吧,后边这几家的普通芯片,一定也会有相关的功能。能力可能差,甚至差很多,但即便是沾到一点儿皮毛的边,那提升都是不可想象的。
“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了,今天的芯片盛宴,那可绝对不会浪得虚名!”
……
沙洲不停的在介绍着相关的理论和人工智能的训练的情况,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也是不停的在讨论:
“先前都说什么人工智能神经网络,神经网络这四个字用的,简直是让人啼笑皆非。它跟神经能扯上什么关系又怎么网络了”
有人看着看着就突然就想明白了:“这才是真正的神经网络啊,甚至,我感觉,我们人类大脑神经的形成过程说不定都是类似的。”
“可是,我还是不明白,具体怎么说呢”
“跟你说原理,你是肯定听不懂的了!我举一个很古老的例子吧,这么跟你说,以往的模型训练,都是只能往前走的。比如说:模型的第一版出了一个问题,但是,一直都没有被发现,到第十版了,问题才暴露出来,怎么解决
“我告诉你,没办法解决。除非将所有工作废弃掉,从第一个版本的备份开始重新来过。说直白一点儿,现在的所谓模型,它是没有遗忘功能的。
“纠错的确实可以,但是,纠错的问题在于,在纠错训练的版本并入主版本后,稳态看似解决了,但是,实际使用中,你会发现,原来的问题,还是会有小概率会蹦出来。如果问题很重要,而在关键时刻来这么一下,那就非常致命。”
“而知识和认知,基于知识和映射的,做这些就非常的得心应手。小沙的能力绝对已经飞速提升了,不信等着看。”
“这还用你说,今天这小沙,明显的不像是ai了好不,不知道后边还有什么惊喜。”
……
专业的,业余的,什么也不懂的,这个时候都纷纷开始分析他们认识当中的“认知指令”该是什么样子了。
而官方给出的说法就一句:“认知指令,一体化的松散规则集合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