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1章 小孩子才选,我都要!(2 / 2)
许良拱手,“楚国使臣还在微臣府上,还请陛下造作决断。”
“这……”萧绰沉吟片刻,看向上官婉儿,“召张居中、顾春来、李源等人速来议事!”
上官婉儿呼吸急促,“遵旨!”
萧绰则快速取来面前一支笔,摊开纸张,写下一个名字:何景辉。
“何景辉此前刚到清州时就给朕上过一道奏章,里面有对襄州出兵的详细部署。
如今再加上韩先云给的兵力部署,由他带军应该顺利。”
许良点头。
何景辉原本是刘怀忠手底下的一个都尉,被他用二桃杀三士之计挑拨到了乾南。
若非他骁勇善战,他的下场应该跟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陈元甲一样,半道就死了。
“徐骁。”
萧绰又写下一个名字。
“他是徐进的长子,在南坪治理多年,就让他主持接管南阳各城。
许爱卿以为如何?”
许良点头,提了一句,“虽说是楚皇熊云主动割地,却也要提防意外。”
萧绰笑道:“这是自然……所以朕才要召顾春面圣。”
许良意外。
女帝的意思很明显,要让顾春来内有名,外有功啊!
六部之中,兵部无疑是最特殊的一部。
各部官员入文官,却可像武将一样外出带兵杀敌。
属于既有品级又有实权的官职。
如此前的冯源。
他一直反对伐韩,女帝对他也颇为不满,在没抓到他实质把柄之前也没好动他。
如今顾春来升任兵部尚书不说,还被准许外出带兵,这是多大的信任?
萧绰似猜到许良错愕,抬头正色道:“是不是有些意外?”
许良点头。
“不必意外。”萧绰笑道,“不瞒你说,自你出计伐韩之后,朕就开始考虑是否重新重用你许家一系的武将。
河西一战之后,朕便确定了未来数十年组建文武朝臣班底的方向。
当然,这一切倚仗你多矣。
再有不费一兵一卒解决甘泉郡尾大不掉的困境,又搅动楚国大乱,朕觉得,朕的机会来了!”
“事实上,自你为官以来,朕也一直有种感觉,大乾现有的国力跟运转方式,似无法支撑你的诸多计策。
既然如此,朕不妨大胆一点,将文武朝臣以你为朝臣组建。
朕这么说,许爱卿是否明白?”
许良拱手,“陛下如此信任,微臣感激不尽。”
萧绰摆手,“实话说,朕很多时候觉得此举着实冒险。
纵观历史也没有哪个帝王会如此作为的。
一旦你将来生出异心,朕跟大乾朝都有可能万劫不复!”
说这话时,萧绰目光灼灼地盯着许良。
许良心下震撼。
萧绰的意思他明白,是要他表态。
略作沉吟,他拱手正色道:“陛下,微臣不敢说将来一定如何,但至少到现在微臣觉得陛下不比史书上任何一位明君逊色。
已经盖棺定论的帝王到了陛下这般年纪也不过如此了。
陛下功业、贤德已传遍列国,无可更改。
微臣此前说过,但求青史留名,而非遗臭万年。”
顿了顿,他又挺直腰杆说道:“方才陛下所说,史书上从未有哪位帝王将希望完全放在某个朝臣身上。
但微臣要说,这恰恰是他们只能是普通帝王,而非千古一帝。
陛下想成千古帝业,又何必要效仿前人?”
萧绰微笑点头,“有道理!”
许良悄然摩挲手心的汗。
这种朝皇帝表忠心的时候可谓是一念天堂,一念地狱。
一不留神,大功变大罪!
然而萧绰却话锋一转,“可你应该知道,人心不可捉摸。
今日之心无法保证来日之心。
你这保证,朕还是不放心,怎么办?”
“这……”许良无奈了。
这他娘的不耍无赖吗?
你是皇帝,你有最终解释权,信不信还不都是你一念之间的事。
萧绰忽地一笑,“许爱卿,你智谋无双,好好思索这个问题,想出一个让朕真的相信你的解决之法出来。”
“这……”许良摩挲听得直撮牙花子。
这还用想?
这法子他刚穿越第一天他就知道了!
关键是这话没法说啊!
万一惹得女帝大怒,岂不是犯下忤逆大罪?
略作沉吟,他拱手回道:“遵旨!”
萧绰见许良一副愁眉苦脸,腹内辗转的样子,忍不住嘴角上扬,不再理他,继续书写名字。
不多时,上官婉儿带着几位重臣赶来。
除了顾春来之外,其余几人皆振奋不已。
楚国不是韩国,体量大,肥肉多。
大乾只要能从楚国身上撕下一块肉,都比伐韩来得更实在!
得知许良的“两地都要”之法后,几人出奇一致地沉默了。
不是不同意,而是太同意了!
萧绰眼见众人同意,当即拍板:“事急从权,既三省要员、兵部堂官都在,此事便就此定下。”
张居中、甪里言对视一眼,后又看向许良。
后者又看向顾春来。
几人齐齐拱手,“请陛下降旨!”